授課對象
AIX 技術支持人員、性能基準人員、和 AIX系統管理員
課程目標
使用trace功能來收集數據并生成報告
使用kernel trace功能分析CPU性能
描述高context switching速率的成因和影響
辨別什么block一個thread和后來什么喚醒一個thread
介紹影響CPU使用率的網絡因素
解釋svmon G, svmon P, 和 svmon S 輸出結果間的關系
計算系統使用的內存數量
解釋svmon, vmstat和 ipcs輸出結果間的關系
按照segment 類型分類系統使用的內存
識別系統哪些進程占用內存多
識別哪些segments內存占用paging space 多
介紹asynchronous I/O, synchronous I/O, direct I/O 和 concurrent I/O 的特性
識別要求類型的I/O 是否被執行
調整 asynchronous I/O
管理 LVM 和 文件系統 buffers
調整條帶化LV的 I/O
介紹成功實施外部存儲的主要因素
詳細說明SCSI3 和 NACA
介紹Command Tag Queuing 的重要性
主要課題
使用trace功能來收集數據并生成報告
使用kernel trace功能分析CPU性能
描述高context switching速率的成因和影響
辨別什么block一個thread和后來什么喚醒一個thread
介紹影響CPU使用率的網絡因素
解釋svmon G, svmon P, 和 svmon S 輸出結果間的關系
計算系統使用的內存數量
解釋svmon, vmstat和 ipcs輸出結果間的關系
按照segment 類型分類系統使用的內存
識別系統哪些進程占用內存多
識別哪些segments內存占用paging space 多
介紹asynchronous I/O, synchronous I/O, direct I/O 和 concurrent I/O 的特性
識別要求類型的I/O 是否被執行
調整 asynchronous I/O
管理 LVM 和 文件系統 buffers
調整條帶化LV的 I/O
介紹成功實施外部存儲的主要因素
詳細說明SCSI3 和 NACA
介紹Command Tag Queuing 的重要性
|